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频道 > 正文

岁后必做三步筛查法教你揪出早期癌变

癌症,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癌症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人们忽视,等到出现症状时可能已经发展到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掌握有效的早期癌症筛查方法显得尤为关键。特别是在每年岁后,人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作息变化、饮食调整等,身体状况也可能发生改变,此时进行全面的癌症筛查就像是给健康做一次深度体检,能够及时揪出可能存在的早期癌症隐患。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岁后必做的三步筛查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守护自身健康。

岁后必做三步筛查法教你揪出早期癌变  第1张

第一步:生活方式与家族病史评估筛查

这一步是整个筛查过程的基础,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能为后续的筛查提供重要线索。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全面审视。长期吸烟、酗酒是导致多种癌症的高危因素。吸烟会增加患肺癌、膀胱癌、食管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过量饮酒则与肝癌、胃癌、乳腺癌等的发生密切相关。饮食习惯也至关重要,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食物,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几率;喜欢吃腌制、熏制、烧烤食物的人群,患胃癌、食管癌的风险也相对较高。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增加患癌风险。

除了生活方式,家族病史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某些癌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胃癌等。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有这些癌症,那么自身患癌的风险会相对较高。了解家族病史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筛查。比如,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更加关注乳腺健康,定期进行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

第二步:身体症状与常规检查筛查

身体出现的一些异常症状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号,需要我们密切关注。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持续发热、乏力、疼痛等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报”。例如,持续咳嗽、咯血可能是肺癌的表现;消化不良、胃痛、黑便可能与胃癌有关;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可能提示结直肠癌。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常规检查也是早期癌症筛查的重要环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可以反映身体的基本健康状况,检测出一些潜在的疾病风险。例如,血常规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异常,可能提示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生化检查中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身体是否存在病变。胸部X光、腹部超声等检查可以发现一些明显的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诊断提供依据。

第三步:专项癌症筛查

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家族病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专项癌症筛查项目。对于女性来说,乳腺钼靶检查和妇科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乳腺钼靶检查可以发现早期乳腺癌,尤其是对于无症状的乳腺癌患者,能够提高早期诊断率。妇科检查包括宫颈涂片、HPV检测等,可以筛查宫颈癌等妇科疾病。对于男性来说,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结直肠癌筛查也是重点项目之一。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发现息肉、肿瘤等病变,并进行活检确诊。对于年龄在50岁以上、有结直肠癌家族史、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等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

肺癌筛查方面,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肺癌,尤其是对于长期吸烟、接触有害物质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

通过岁后必做的这三步筛查法,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对身体进行检查,揪出早期癌症。早期癌症的治疗效果往往较好,生存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大家要重视癌症筛查,定期进行体检,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也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自身健康,远离癌症的威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