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频道 > 正文

越躺越累不是错觉你以为是休息其实是在耗气血招帮你补回来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总盼着能有一段悠闲时光好好休息,不少人觉得往床上一躺,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好的放松。可奇怪的是,很多人却发现,越躺越累,原本以为是在休息,让身体恢复元气,实际上却像是陷入了一个越躺越疲惫的怪圈。这可不是错觉,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长时间躺着看似安静不动,实则在不知不觉中消耗着我们的气血。

中医理论认为,“久卧伤气”。气在人体中起着推动、温煦、防御等重要作用,而长时间躺着,身体的气血运行会变得缓慢。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需要适当的运转来维持良好的状态。当我们长时间处于躺卧状态时,身体的各项机能活动减少,气血的流通也随之减慢。就如同河流,如果水流长期缓慢,就容易出现泥沙淤积的情况,人体的气血也是如此。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导致身体各脏腑得不到充足的滋养,从而产生疲劳感。而且,长时间躺卧还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负责将食物转化为气血等营养物质。当我们缺乏适当的运动,脾胃的运化能力就会减弱,食物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气血的生成也就会受到影响。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长时间躺卧会使肌肉松弛,缺乏必要的收缩和舒张运动,肌肉力量会逐渐下降。肌肉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肌肉力量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活动,使人更容易感到疲倦。长时间躺着还会影响心肺功能,导致心肺的耐力下降,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气喘吁吁,感觉很累。

那么,既然越躺越累是因为耗气血,我们该如何把气血补回来呢?饮食是关键。可以多吃一些具有补气血作用的食物,比如红枣,它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能够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增强造血功能;桂圆也是不错的选择,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黑芝麻则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够滋养肝肾、益精血。还可以用当归、黄芪等中药材来煲汤,当归有补血活血的作用,黄芪能补气升阳,二者搭配使用,补气血的效果更佳。

适当的运动也是补气血的重要方法。运动能够促进气血的流通,增强身体的机能。像散步,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散步半小时以上,可以使气血在全身顺畅运行。太极拳也是很好的选择,它动作缓慢、柔和,注重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能够调节身体的气血平衡,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瑜伽同样适合大多数人,通过各种体式的练习,可以拉伸身体的各个部位,促进气血的循环,还能调节身心,缓解压力。

除了饮食和运动,充足的睡眠对于补气血也至关重要。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和恢复的重要时间,在睡眠过程中,身体的各项机能会进行调整和修复,气血也会得到补充。因此,每天要保证7 - 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而且,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因为中医认为,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胆经气血最旺盛的时间,此时进入深度睡眠,有助于肝胆的排毒和气血的生成。

情绪的调节也不容忽视。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当我们情绪不佳时,身体的气机就会紊乱,气血的流通也会受到阻碍。所以,要学会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可以通过听音乐、旅游、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只有情绪稳定,气血才能顺畅地运行,身体才能保持健康。

越躺越累确实不是错觉,而是身体在提醒我们,不能过度躺卧,要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情绪调节来补回消耗的气血,让身体重新充满活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