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的生理周期中,痛经是许多人都经历过的困扰。那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如同一场劫难,让不少女性每到经期都苦不堪言。有些女性的痛经症状较为轻微,只是稍有不适,通过适当休息和简单调理便能缓解;也有一部分女性,痛经发作时疼痛剧烈,甚至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仿佛置身于一场艰难的渡劫之中。而这种严重的痛经,很可能并非单纯的生理现象,而是某些妇科疾病发出的求救信号。
痛经在临床上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通常是由于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导致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而出现痛经。这类痛经一般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 - 2年内发病,疼痛通常在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 - 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原发性痛经一般不伴有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经过适当的生活方式调整、心理疏导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症状大多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但继发性痛经则不同,它往往与盆腔器质性疾病有关,是某些妇科疾病的外在表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就是导致继发性痛经的常见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应该生长在子宫腔内,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如卵巢、宫骶韧带、盆腔腹膜等。这些异位的子宫内膜也会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出血,但由于无法像正常月经那样排出体外,就会在局部形成病灶,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粘连,从而导致疼痛。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通常具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即疼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而且疼痛程度往往比原发性痛经更为严重。除了痛经,患者还可能出现不孕、不适、月经异常等症状。
子宫腺肌病也是引发继发性痛经的重要因素。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由于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在月经期也会出血,导致子宫肌层的张力增加,子宫发生痉挛性收缩,从而引起疼痛。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程度也较为严重,多为进行性加重,同时还可能伴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子宫会逐渐增大,质地变硬,影响子宫的正常功能。
盆腔慢性炎症同样可能导致痛经。盆腔炎症处于月经期时,会致使整个盆腔出现充血的情况,炎症周围神经,进而引发疼痛。这种疼痛一般为持续性钝痛,在经期会有所加重,同时还可能伴有下腹部坠胀、腰骶部酸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白带增多、异味等表现。如果盆腔炎症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会反复发作,不仅会加重痛经症状,还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阻塞,影响受孕,甚至引起盆腔粘连等严重后果。
对于那些痛经如渡劫般严重的女性来说,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仅仅依靠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包括妇科超声、腹腔镜等检查,以明确痛经的原因。如果确诊为继发性痛经,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是关键。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生育要求等因素,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两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于盆腔慢性炎症,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规范的抗感染治疗,同时结合物理治疗等方法,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在经期,避免受寒、淋雨,注意腹部和腰部的保暖。饮食上,要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等性食物,多吃一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因为不良的情绪也可能会加重痛经症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在经期进行剧烈运动。
痛经如渡劫,可能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妇科疾病的求救信号。女性朋友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关注痛经症状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让自己远离妇科疾病的困扰,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